快乐旅行网

玄中寺玄中寺玄中寺玄中寺玄中寺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玄中寺

所属区域:
山西 吕梁
支付方式:
景区支付
景区地址:
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中

购票须知

开放时间:8:00-17:00
特惠政策:
温馨提示:

①门票当天有效,出园需再次入园,需再次购票。
②为保证入园顺利,预订时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、手机号码等信息。

玄中寺详情

净土古刹玄中寺

这是阿弥陀佛化身在中华大地上初始接引众生、昭示净土的地方。这句阿弥陀佛从这传遍全世界,这是净土宗开宗立派三位祖师驻锡的地方,这是称名念佛法门的发源地。阿弥陀佛的道场!极乐世界驻娑婆世界的办事处总部!玄中寺!阿弥陀佛!

“路折八九里,云藏四五峰。松萝深绝壁,殿阁倚晴空”,这四句题诗写于金代,作者叫赵点,诗中景色如梦如幻,令读者似身临其境、无限向往,其描述对象就是石壁山玄中寺。

玄中寺,又称石壁寺、永宁寺,坐落在山西省交城县西北约十公里处的石壁山唐山峰下,依山势而建。周边层峦叠障、山形如壁,玄中寺就位于丛山绝壁之间,坐北向南,左傍东柏沟,右临北柏沟,前有千尺壁横亘为屏障,清静幽雅,乃修行、游赏佳胜之地。

净土祖庭

玄中寺始创于北魏延兴二年(472年),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,是我国现存古老的寺庙之一,1983年,玄中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。2012年,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。玄中寺的创建者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称名念佛法门的初祖昙鸾大师,现存于寺内的“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”,刻于大唐长庆三年(公元823年),碑文记载:“时大魏第六主孝文皇帝延兴二年,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,至承明元年方就”。因此,玄中寺自创建伊始,就是昙鸾大师弘布净业的道场,一心研修弘扬净土法门,提出“二道二力”说,从此奠定玄中寺祖庭百世不拔之基业。

从北魏到隋唐,玄中寺先后驻锡过中国佛教净土宗三大祖师:昙鸾(476一542年)、道绰(562—645年)、善导(613—681年),创立、完善了以称念“阿弥陀佛”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中国佛教净土宗,弥陀净土信仰从士人阶层迅速向中国民间流传,声名远播,四众归向,进而开宗立派,并远播朝鲜、日本等周边国家。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,就是继承三位大师的净土宗理论产生和发展的,因而将玄中寺尊奉为祖庭,历来受到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信徒的敬仰崇拜。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,日本佛教界高僧大德每年组团莅临玄中寺,朝拜祖庭,举办隆重法会。如今,玄中寺已是中日两国佛教文化及其他精神领域文化交流、合作和发展的黄金纽带。

玄中寺既为昙鸾初祖所创建,又为道绰一生宣导念佛的道场,同时又是被称为弥陀化身的善导归信净土法门的圣地,是真正的净土祖庭。佛教史籍中记载,道绰弘宣净土、劝化众生的场面,十分壮观。讲经之日,十里石壁山谷,人山人海,到处是手持念珠的信徒;散席之时,佛号阵阵,响彻山野。

唐贞观年间,太宗李世民为文德皇后祛病祈福礼谒玄中寺,“解众宝名珍,供养启愿玉衣”,御书寺名“石壁永宁寺”,从此玄中寺成为官寺,历朝历代多次敕封,得到较大规模的扩修,且下院众多,可谓“家家弥陀佛,户户观世音”。唐德宗贞元九年(公元793年)由寺主慎微在寺内建“甘露无碍义坛”,同西都长安的灵感坛、东都洛阳的会善坛并称为全国三大戒坛。如今天现存的太原崇善寺和交城卦山的天宁寺等知名寺院,在唐宋时期均为石壁山玄中寺的下院。及至元太宗窝阔台十年(1238年),元太宗赐玄中寺为“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”,此后便统称“玄中寺”。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,惠信弟子广安做了太原路都僧录。在元朝政府的大力扶持下,玄中寺达到了极盛,不仅寺内拥有大片土地、山林,而且所属下院多达40处,遍布山西省内外。足见在当时,净土宗传播之广,影响之深。

玄中寺历经1500年风雨洗礼,其间曾多次遭遇火灾或兵乱破坏。尤其是清朝同治、光绪年间,随着清王朝的没落,玄中寺也曾沦为废墟,僧众四散,文物流失。幸运的是,仍有部分重要历史文物被保存了下来。
寺内历代碑碣48通,有“北魏、北齐和隋朝的造像碑,唐朝的戒坛碑、寺庄山林四至碑、石壁寺铁弥勒像颂碑”,此外,还有“宋、元、明、清”的碑刻数十座。除了记载着玄中寺创建始末和特赐田庄的“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”非常珍贵以外,较为著名的是“石壁寺铁弥勒像颂碑”,该碑是唐代太原府参军房龄的夫人渤海高氏所书,又称“高氏碑”。碑文记载了玄中寺和净土宗的发展史,不仅是珍贵的史料,在书法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,文笔简古,笔法遒劲,是书法中的珍品。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专门来观赏、拓碑,并在《集古录》中写道:“余所集古文……而女人之书唯此高氏一人尔。”此碑后来毁于大火,现存碑是金代重刻。

在众多碑刻中,比较罕见的当数元代“八思巴文圣旨碑”,碑文正面是八思巴文,阴面是汉字正书,镌刻“元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3年)忽必烈颁发保护玄中寺圣旨”,为研究元代佛教及八思巴文字的珍稀文物。这些碑碣不仅记述了玄中寺的兴衰历史,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的佛教史,特别是研究净土宗的历史,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同时,也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、文化具有参考价值。玄中寺古的塔是秋容塔,雄峙寺东山巅龙首峰,为宋代遗物。塔高12米有余,为楼阁式三层砖塔,平面八角形,边长1.97米,塔内为筒状,有凹窝可攀援而上终达塔顶。塔体收分明显,稳健挺拔,叠涩出檐深远,粗犷简朴。秋容塔所处地势险峻,四周壁立千仞,唯北向有一陡峭羊肠小道可攀,且筑有高达8米的石砌寨墙防护,仅于墙之半腰留一石碹小门,只容一人通行,具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险。近塔处平台四周垛堞围栏,是历史上僧侣及附近百姓躲避兵燹之所。此地自古便有“石壁秋容”之称,为交城十景之一 。在幽深的石壁山谷,还留存着玄中寺历代高僧大德圆寂后的塔院墓地。站立在这萋萋芳草之中,徜徉在这层层塔林之间,会感受到1500多个春秋的漫长岁月里,玄中寺兴衰发展的历史。

走近玄中寺,首先看到的是古朴的牌楼,正面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的“净土古剎”四个大字,背面是交城人华国锋同志题写的“石壁圣境”。寺宇沿中轴线可分为前院、中院 、后院,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,有殿阁200余间。寺内古建筑为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(公元1605年)所建之天王殿、七佛殿、万佛殿、千佛阁、四殿三院,逐级升高,依山就势,层层叠置。此外还有南北塔院、祖师殿、鸠鸽殿、接引殿、准提殿及僧舍、禅院、客房、斋堂等建筑分布各处,崇楼峻阁层次分明,错落有致,与山势融为一体,颇为壮观。其中,天王殿单檐歇山,结构精巧,明万历三十三年(1605年)修建,是寺内现存古老的建筑。

玄中寺游客点评

此景点暂无点评

我要向玄中寺提交评论:

用户名: 验证码: 验证码 提交

提示信息

关闭

正在提交信息